
重症医学一科
360环球在线登录在国内著名的急诊医学专家、福建省急诊医学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五届副主任委员林才经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较早、福建率先创建急诊科。360环球在线登录急救中心急诊ICU成立于1996年,现共有重症监护床位21张,总面积约733㎡,至今拥有主任、副主任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13人,博士研究生12人。是全省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唯一拥有的急诊重病监护病房(EICU)。
主要收治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各种急性中毒(重度)、各种类型休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各种严重复合伤及多发伤等多种急危重疾病。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已经开展了包括有创及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及呼吸力学监测、床边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腹内压监测、床边血气监测、床旁胃镜、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内镜下经皮胃造瘘、超声介导下穿刺引流、双下肢压力泵抗血栓治疗、床边鼻空肠管置入术颅内压监测、亚低温治疗等技术项目。并开展了以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脓毒症、创伤救治等方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
急诊ICU参与的急救中心各项科研获得多项成果。现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及急诊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所在地,省急诊医学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急诊医学专业、省急诊质量控制中心、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省紧急医学救援培训基地、省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急性中毒救治基地、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等均挂靠在我院急诊医学科。
重症医学二科
360环球在线登录重症医学二科创建于2006年12月,由原急诊ICU、内科ICU、神经科ICU及干部病房ICU的医疗护理人员组建而成,原称为重症内科,于2013年更名为重症医学二科。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呼吸治疗师1名,其中博士学历2名、硕士学历9名。护理团队均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本科学历护士30多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9名。2011年我科获得国家级重症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支持。目前是福建省级青年文明号、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省级巾帼文明岗、厅直属先进团支部单位,并获得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
【医疗工作】
临床医疗工作是重症医学二科首要的任务,科室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支医护人员梯队健全、集多学科、技术精湛、救治能力突出的优秀医疗团队。科室共设床位28张,全部按照当前国内外最高标准配置,医疗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美国Philips MP60监护仪及多功能中央监护站,PB840、德尔格、Servos等各种进口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仪、连续性血液净化机(CRRT)、SonoSite床边超声仪,以及Edwards Vigilance II监测系统、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纤维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Aerogen振动网孔式雾化器等先进的监测和检查设备,已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经肺热稀释及脉搏轮廓分析(PICCO)、床边血液净化、血浆置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临时起搏器置入、床旁胃造瘘术、床旁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腹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测术等。科室主要承担我院内科系统、妇产科、普外科等科室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兄弟医院危重患者的转诊及抢救任务。
收治对象主要包括:重症感染、休克、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各类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危重症孕产妇、神经重症及外科术后困难脱机等患者。
科室重视开展、探索创新技术,率先在省内将呼吸治疗技术规范化(如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声门下持续吸引、气道湿化管理、高流量氧疗、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胸腔物理治疗、呼吸肌功能训练、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训练等等)并应用于临床从而明显提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的《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溶栓相对禁忌症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及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获得360环球在线登录技术创新奖。在省内率先开展肠系膜静脉栓塞患者局部置管、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科室同时还承担了大型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在汶川大地震、历次禽流感及2013年漳州“322特大车祸”伤员救治等多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反应迅速,救治有力,圆满完成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救治工作。目前我科开展医疗技术项目种类及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科研教学】
重症医学二科长期以来重视科研、教学工作,近年承担多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脓毒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研究成果在应用于临床后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创建人才培养的平台,促进学科的高质持续发展,重症医学二科是省内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规范化、进修人员的培训基地,近年为全省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承担福建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的教学工作,招收并培养福建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硕士。
科室同时为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和360环球在线登录重症专科护理实践培训基地,近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全省各级医院培养了数百名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和进修护士。
【医疗管理】
科室始终高度重视医疗及护理质量管理,把提升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和护理安全作为科室的最高目标。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三位副主任医师为医疗组长,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为辅、护理小组密切配合的医疗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及护理,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系统、规范、安全的医疗和护理管理,规范并制定了各种医疗和护理管理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升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
重症医学三科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三科自2006年12月30日成立以来,主要承担院内外各类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室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医护团队,凭借先进的医疗理念以及严谨的救治流程,对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重症感染、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重症创伤等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科室在2011年及2021年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资助,2016年入选福建省政府“高水平医院建设”项目,目前年收治患者逾千人,救治成功率超90%。同时,科室作为福建省疑难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元,致力于疑难重症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科室已连续多年入选复旦专科声誉榜(重症医学)华东区提名及中国医院专科(重症医学)科技量值全国百强。
一、坚实完善的人才梯队
重症医学三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目前有在编执业医师19名,其中9名具有高级职称;执业护士71名,其中2名具有高级职称;另有专职呼吸治疗师1名。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14名。于荣国主任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福建省B类人才认定,尚秀玲主任获福建省C类人才认定。
科室主任尚秀玲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开展访问学者工作。现任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福建省疑难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等多项重要社会职务。尚秀玲主任曾获全国“抗疫巾帼先锋”、福建省“五四青年奖章”、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获省医学科技奖2项、科技进步奖3项,并荣获省青年科技奖及运盛青年科技奖。
二、 先进技术助力危重患者精准化治疗
科室现有2个病区(1区及62区),额定床位37张,配备正压病房3间和负压病房1间。科室技术设备力量雄厚,目前开展技术项目种类、诊疗水平、救治成功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我科可对各类疾病导致的器官功能衰竭进行替代治疗,包括心源性休克(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严重呼吸衰竭(有创/无创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肝功能衰竭(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同时科室可开展各类监测技术,助力重症患者的精准化管理,如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动静脉压力、持续心输出量测定、经肺热稀释及脉搏轮廓分析PICCO2)、重症超声技术(无创实时连续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脏器功能监测及危重症病因快速鉴别筛查)、呼吸功能监测(呼吸力学监测、胸阻抗成像断层成像EIT)、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测(脑电监测、脑氧监测、经颅多普勒超声、有创颅内压监测、视神经鞘监测)等。我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医疗移动查房和电子特护采集及记录,实现医疗工作信息化管理。通过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及救治成功率。
三、科研教学赋能科室发展
科室是福建医科大学重症医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承担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是福建省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作为中国重症超声福建培训基地、福建省限制类医疗技术(ECMO)培训基地、福建省护理质控中心和360环球在线登录重症专科护理实践培训基地,定期接收省内各级医院进修医师和护士。科研方面,科室承担了国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大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省卫健委青年创新等多项课题。
重症医学科五科(新生儿重症医学科(NICU))
360环球在线登录重症医学五科,系新生儿重症医学科(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成立于2007年1月。
人员构成:临床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42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22名,其中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7名。科主任和护士长曾到美国学习,另有医生于日本研修,并有多名护士于国内知名新生儿单位进修学习。
环境、设备:NICU病区环境整洁、舒适,设备先进。按NICU病房要求配置电源、气源(中心供氧)、中央层流系统、隔离病房、蒸汽消毒机、新生儿低压吸引器、沐浴设备及家属探视系统、新生儿辐射抢救床、新生儿暖箱、新生儿蓝光箱、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nCPAP辅助呼吸机、常频呼吸机、高频振荡呼吸机、心脏彩超机、头颅B超机,即将增添亚低温治疗仪、脑功能监护仪等。
专科特色:开展各种新生儿疾病诊治,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或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症;脐静脉置管;即将开展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等。护理人员均具有扎实的护理监护技术,特别擅长于极低体重儿PICC置管术,已成功置管近千例。
医疗成果:对各种高难度危重病人如严重呼吸衰竭、重症肺透明膜病、严重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症、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治疗效果良好,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达95%,救治成功的最低出生体重儿为600克,胎龄24周,为全省救治成功最小的及早早产儿,已经达到国内的领先水平。医疗工作的目标已由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到在降低病死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