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省立新闻 > 新闻动态

仁心医者———医德标兵吕绍光事迹报告

发布时间:2013-04-02 00:00  点击数:

 

吕绍光主任是2007年全国医德标兵,2012年中国孙思邈大医精诚医德奖获得者。

首先他是精于医术的人。他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二级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临床医疗,著书立说,弟子满门。2011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拨款50万元要求我们建设吕绍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关于吕主任有很多神奇的事迹可以介绍,今天我只报告一件事:那就是看病。

看病是医生的天职,吕主任是怎么看病的呢?

25年前他刚来到我们科的时候,我的印象就是他一有空就坐在门诊诊室里看病人,不管今天是不是他的门诊日,只要查完房他就坐门诊。有时候都洗手下班了,遇到了迟来的病人,他会折回来再给病人开方,有时候是医院的门诊关门了,他就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把病人带到附近可就座的地方,开了处方叫病人街上药铺取药去。

后来他看门诊的时候病人越来越多,门诊量越来越大。

然后他总是很早就来上班了。医院是8点上班,他差不多7点就在门诊开始看病了。

接着是到中午1点都没法把桌前的病人给看完了,只好一直看到下午两三点,然后回家吃饭。中药房的同志为了支持他的门诊工作,专门安排了一个中午班。我们说:吕主任,你一口气看到两三点肚子不饿吗?他说不饿,也不知道是几点,一心就是看病人,不过我早上吃得很饱。

现在,他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开始看门诊了,一直看到下午三四点,有时候要看到下午5点,中午只是简单的吃一份快餐。我安排学生给他打处方,每天要排2-3位,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们说一天连续8-9小时干不下来的。

我们有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病人说:“吕主任是铁打的。”

为什么会是铁打钢铸的呢?

我觉得他对中医医疗工作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满腔的热爱,视事业如生命。做到静心看病,精心诊疗,净心行医。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他看门诊的时候不接任何电话,保证静心接诊,精心诊疗每一位患者;他从不收受病人的红包;他不分贫富贵贱一定把当天找到他的所有病人看完为止;晚上时间他还接受病人的电话咨询,以弥补白天病人太多有时候解释不到位,或是病人服药后有什么不适需要询问的;他会留电话给病人,每周的一、三晚上尽量呆在家里守候病人的电话。他对自己的这份辛劳毫无怨言,而且感到很快乐。

他到底看了多少病人呢?医院电脑统计:2011年他的门诊量是27000人。

我把27000人除以365天=73.97

也就是说一年365天平均每天要看74个病人。

还不包含他时常外出会诊,高干会诊及医院各病区疑难病例会诊的工作量。

实际上他在普通门诊每天要看150-180人次,最多看到200人次。专家特诊每天看50-70人次。

他这样的工作量和对工作的热情不是一朝一夕,一月一年,而是十几年来如一日的。

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共同工作的同志,是感受到了他一种“忘我工作”“精益求精”和“对病人极端负责”的敬业精神。

病人由衷感谢他。他们借助了网络———这个时代的工具,表达他们内心深深的感激之情。

你们只要打上“吕绍光”三个字,就可以搜到很多很多的内容,这些网站QQ群都是病人自发建的。吕主任是不上网的,他也不会玩QQ之类的东西,所以说是患者发自内心的一种表达。

Q群上的患者呼吁:“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医生。”

Q群上的患者说:“我第一次过去看病因为没预约到了中午12点半才排上,医院的下班时间早过了, 本以为那天是看不上了,我们都准备白跑一趟了,我们是从长乐跑到福州的,不免有点失望,但吕主任不问时间一个一个的患者看过,最后看到了我们,我们都感到不好意思打扰他下班时间,他不但没急着下班,还非常耐心地问了我们的病情,开完药又整整交代了5分钟才让我们离开,在我们即将准备离开他诊室的那一刻,他从抽屉里掏出了一块面包。”

Q群上的患者还说:“看到吕医生为了给病人看病中午经常啃面包,真是不忍,希望大家尽量不要打扰吕医生的午餐时间,让他能够正常的享用午餐。”

Q群上的患者祝愿吕主任:“好人一生平安!”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