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到大学城上课。
走进5号教室,一眼望去,这里坐着满满当当的专升本的140名学生。这些孩子来自全省各地,他们年轻可爱,充满着朝气,经过3年学习后,将步入最基层的医疗单位,保障着全省最大多数人的健康。
看到这些孩子,想到自己在县医院度过的7年时光,那时候的我刚毕业,既喜欢干活也不知疲倦,一本《实用内科学》放在科室,碰上难题就翻书,或者请教一位老主任;每天抱着二三十本病历,带着刚毕业的医生和一群卫校学生查房;那时流脑、乙脑和肺结核很多,批量做腰穿和胸穿,连局麻都来不及打是常事;心电图、心脏除颤、心包穿刺、股动脉穿刺、颈静脉穿刺、环甲膜穿刺,实习见过的或没见过的,只要记熟书本上操作步骤都敢做是常事;门诊值班基本通宵,内外妇儿五官眼科通看,清创缝合是常事;病房值班一晚收七八个病人,批量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脑血管意外穿刺是常事;值班次日午餐和早餐一起吃,晚上背书到夜里12点是常事;晚上到地区医院听讲座、到夜校和电大学英语,父母冒雨在桥头接我是常事;买书读书考研听课上班乐此不疲,构成那些年我生活的全部。
正是那些年县医院的磨炼,培养了我临床思维能力和观察力;培养我临床冷静处事和与病人沟通能力;正是那些年的不断学习,培养我能专注工作和耐寂寞能力;培养我自学自省能力;带给我较扎实的临床理论基础和较熟练的技能操作。
7年的岁月,从我思绪中瞬间飘过,像风像云变得无影无踪。但是,县医院工作的经历却深深地刻在我医学生涯里,化作我生命印迹中的淡淡一抹。 (福建省急救中心办公室 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