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每年10月的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也被称为“粉红丝带月”,乳腺癌严重损害女性健康,但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乳腺癌治愈率可达9成以上!乳腺癌的筛查就是预防乳腺癌的第一道关卡。
本期科普讲堂
邀请肿瘤外科叶松青主任医师,超声科吴松松主任医师、朱琳副主任医师,放射科何慕真主治医师,结合各自专业,为您解读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注意事项。
哪些女性需要格外重视
乳腺癌早期筛查?
乳腺癌专委会全国委员、肿瘤外科叶松青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乳腺外科专业,他指出,其实每位女性都应是自身健康的管理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乳腺检查的推荐,20岁起就应每个月进行自我检查,当然有一部分高危人群,要特别提高警惕,到专业医疗机构筛查,听从专科医师建议,有时需要结合乳腺B超甚至磁共振检查。
高危人群包括:
1.从未生育或生育过晚者;
2.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者;
3.未哺乳或哺乳过长者;
4.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流产次数多者;
5.频繁吃避孕药的人;
6.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病人;
7.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大量接触有类雌激素作用的化学品(如化妆品等)者;
8.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者;
9.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女性腰部以上特别肥胖或腰围与臀围相近者;
10.乳腺增生多年不愈者;
11.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精神压力大者。
乳腺癌筛查的意义?
乳腺癌筛查的目的是发现早期乳腺癌,即乳房肿块较小(< 2cm)且淋巴结没有转移,甚至临床不可触及或肿块性质不确定的病例,从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乳腺癌筛查的方式
有哪几种?
常用方法包括临床乳腺检查、超声检查(BUS)、乳腺X线检查(乳腺钼靶)、乳腺病灶穿刺活检等。
超声检查(BUS)
超声科朱琳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随着乳腺疾病早筛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同胞会在体检中加上乳腺彩超项目。超声检查对乳腺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边界情况进行清晰显示,同时可提供病灶及其周围组织血流特征,具有无辐射、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等优势。建议最佳检查时间月经后7-10天。
乳腺X线检查VS乳腺磁共振
乳腺X线检查又称乳腺钼靶,是一种低剂量X线拍摄乳房的技术,分辨率高,可清晰呈现乳腺各层组织,便于及时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及良恶性肿瘤,对乳腺肿瘤钙化极其敏感,尤其对于临床不能触及的,以簇状微小钙化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
乳腺磁共振检查不受乳腺密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三维立体观察病变,尤其适合于乳房腺体致密的年轻女性和肿块较小的早期乳腺癌的筛查。
放射科何慕真主治医师介绍,乳腺钼靶检查具有简便易行,缺点是有辐射;乳腺磁共振检查在检测多病灶的乳腺癌、评估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乳腺癌手术前化疗疗效以及乳腺癌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弥补了钼靶对致密型乳腺的病灶检出率相对较低;也弥补了B超对微小病灶难以定性的缺点。
两种检查的选择相对专业,一般应由专科医师根据临床诊断合理安排检查。其中乳腺钼靶建议最佳检查时间月经期后3—7天。
乳腺病灶穿刺活检
超声科吴松松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实体肿瘤超声引导下精准定位及消融治疗,他指出当乳腺病变仅能在乳腺X线或磁共振上显像时,可以考虑行乳腺X线或磁共振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目前,我院一般采用16G活检枪取样,CNB可以获取较为充足的乳腺病变组织标本,实现较为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CNB诊断准确性较高,与手术活检的病理符合率达95%以上,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活检方法。
乳腺病灶穿刺活检的适应证:
(1)影像学提示BI-RADS4类及5类的病变;
(2)高危人群新出现的BI-RADS3类,需要明确病理诊断者;
(3)新辅助治疗需明确分子病理学分类和疗效评估的乳腺癌。
乳房自查怎么查?
希望广大女性朋友们保持健康、美丽,远离疾患!